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财百科

规模庞大的中国理财市场,如何选择理财产品
阅读量:100     发布时间:2025-01-03 09:24:06


2018年4月份,对于理财市场来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央行、银保监、证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对投资者来说最大的变化是,非标理财产品将大幅压缩,以往刚性兑付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将不断被压缩,尤其是银行理财受到的影响最大。时至今日,银行理财产品全部实现净值化,收益率尚可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绝迹了。传统的银行理财,期限固定,收益确定,到期日本金和收益足额兑付,不存在任何波动,体验完好。而现在,新的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实现净值化运营,趋向公募基金的投资管理模式,每日收益情况随着底层资产交易价格的波动而波动,有涨有跌。

这两年,关于买银行理财亏钱的报道不见少数,2022年,银行理财进入新时代——全面开启净值化运作。

中国理财市场上主要的品种有国债,银行存款,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产品,信托,股票,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私募基金,期货及一些金融衍生品。其中银行理财截止2022三季末,规模超过29万亿,公募基金接近26万亿,保险资管规模超过24万亿,私募证券基金有5万多亿,信托规模22万亿,券商资管8万多亿。股市中还有为数众多的散户参与其中。

规模已经十分庞大,问题是赚到钱了没?

这里简要聊一聊下三个大众化的理财工具: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和保险产品。

一、银行理财大部分都是固收类的

固收类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本金损失的风险不大,有损失时,幅度也有限,同时在市场比较好的时候,收益率高于货币基金。固收类产品在银行理财中的比例超过90%,其他的包括混合类、权益类和衍生品类。这也符合银行一贯的风格,走的是稳健路线,当然,银行资管部门对于权益类投资比较陌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未来,银行理财中权益类占比将会不断提升。

目前银行理财大部分为固收类产品,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还是适合的。

二、公募基金是最成熟的大众理财产品

中国第一只公募基金诞生于1998年,至今已经超过24年,截止三季末,公募基金数量超过1万只,管理资产规模接近26万亿元。公募基金自诞生以来,就面临非常严格的监管,其投资范围仅限于资本市场,实行净值化运作,是中国理财市场上相对成熟、投资者接受度更高的理财产品。

公募基金按照风险收益特征可分为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货币基金接近保本,可作为活钱的管理工具,流动性好,尤其是作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收益率远远高于活期存款;债券基金,属于稳健类型,可作为防守资产的配置工具,建议最低持有期6个月以上;混合(偏股)和股票基金都属于权益类产品,具有高波动高风险高收益的“三高”特征,适合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或者整体资产中适当配置,中长期持有。

三、保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保险极大降低了现代社会普通人生活中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的社保和商业保险是同一个原理,即大数法则,都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风险共担机制。社保具有强制性、普惠性、广覆盖性,本身报销额度有上限,对于很多药物比如丙类药、进口药,一些特殊治疗手段,也不在保障范围内。所以,配置适当的商业类保险作为补充就显得十分必要!比如保障属性强的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和定期寿险,每年只要几千元的缴费就可以撬动几百万的保额,不配置都觉得吃亏;对于收入比较高的家庭,可以配置储蓄类保险,如教育金、养老年金、增额终身寿险,专款专用,保障未来有一笔确定的现金流,不惧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

未来,“公募基金+保险”组合预计将成为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组合可充分满足投资者对于转移家庭财务风险和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财需求。

欢迎访问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