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中国人普遍认可的十大理财方式,老百姓的钱都放在这里了。
占比约55%,是老百姓最信赖的理财方式。定期存款门槛低(50元起存),期限灵活(3个月至5年),2025年部分银行3年期利率约1.9%。本金受存款保险制度保障(50万以内全额赔付),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中老年群体,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居民,但年轻人因收益偏低逐渐减少配置。
占比约30%,以“灵活存取、收益稳定”著称。余额宝等产品年化收益约2%-3%,支持T+0赎回,适合存放短期闲置资金。2025年用户规模超5亿,但近年收益下降,年轻人多用于日常零钱管理,中高收入者则转向更高收益产品。
占比约25%,被称为“无风险投资”。2025年3年期国债利率约3%-3.5%,5年期可达3.5%-4%。中老年投资者占比超60%,每次发行需抢购,尤其受三四线城市居民青睐。部分年轻人因流动性差较少参与,但长期规划者仍将其作为核心配置。
占比约18%,近年增速明显。增额寿险实际复利约2.5%-3%,年金险提供终身现金流。2025年一二线城市中产家庭配置比例达30%,主要用于教育、养老规划,但需长期持有(10年以上)才显优势,流动性较差。
占比约15%,80后、90后为主力。债券基金年化收益3%-5%,股票基金波动大但长期收益可达8%-10%。2025年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0万亿,支付宝等平台推动“小白”定投,但熊市时赎回潮频现,部分用户因亏损转向稳健产品。
实际参与占比约10%,但关注度最高。A股个人投资者超2亿,2025年散户交易占比约60%。银行股、高股息蓝筹股受稳健派青睐,年化分红4%-6%;短线投机者多聚焦科技、新能源板块,但超70%散户自认亏损,仅15%实现稳定盈利。
占比约8%(较前十年下降),以商铺、住宅为主。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约2%-3%,二三线城市空置率上升。2025年政策收紧后,投资客转向核心地段房产或REITs(年分红4%-6%),但入门门槛高(50万起),普通家庭参与较少。
占比约7%,作为传统避险资产。2025年金价波动区间为每克450-550元,银行实物金条销量年增12%,支付宝黄金ETF用户超3000万。中老年偏好实物黄金,年轻人则通过基金、积存金等渠道配置,主要用于对冲通胀风险。
占比约6%,净值化转型后吸引力下降。2025年稳健型产品年化收益约3%-4%,风险等级R2以下占主流。投资者以保守型客户为主,但部分产品因“破净”引发投诉,更多人转向国债、大额存单。
占比约5%,起存门槛20万-30万,3年期利率约2.1%-2.5%。2025年发行量增长20%,主要吸引中产家庭闲置资金,部分银行支持转让功能提升流动性。与定期存款相比,收益优势缩小,但安全性仍受认可。
稳健型产品(存款、国债、保险)仍占主流,但年轻人更倾向基金、股票等权益类投资;房地产、黄金作为保值工具需求稳定,银行理财则面临转型挑战。数据来源综合自行业报告及平台调研,具体配置需结合个人风险偏好。